【专家把脉视频笔记】启动小跳和侧身退
《专家把脉》教学视频是由羽坛天王赵剑华和前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女队队员、国际羽联世界羽毛球培训中心主教练、首都体育学院羽毛球运动学教授肖杰两位大师坐镇球场,通过专业示范、细心讲解和多角度演示,专门针对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实战中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一对一地把脉诊断,并量身定做一个提高实战技能的运动处方。
本系列视频的笔记文章将对教学视频的内容进行分解,作者把每一集的内容通过自己的理解按技术的重要性、问题的普遍性、受众的特性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在此感谢本文的作者羽道客。
相关文章论坛交流:启动小跳和侧身退--专家把脉笔记(07b)
●教学视频
第七集,正手发球_起动的第一步
专 家:肖 杰
●四诊(望闻问切)
我来自沈阳,也打了四五年的业余羽毛球了。这次有幸能和肖老师直接面对面进行请教,感觉非常荣幸。
1.发球动作不够规范
2.起动慢,腰部基本没有动作,没有蹬转
3.反手握拍不够灵活
●辩证诊治
你步法慢的原因,是你没有速度,没有加速度。第一步没有突然的爆发力。
你不会用力,吃不上力,所以没有速度,你起动是匀速的。没有一个加速度,你只能算是抬腿迈步。
你不会用小腿踝关节的力量。
配图01-1起动是匀速的
配图01-2没有用上蹬转
●处方:启动步+转腰+专项练习
1.启动步
起动时,要把脚后跟立起来,双脚用力蹬地。不能够抬高了,抬高浪费时间,你擦着地面起动即可。就像有一个人突然给你一个力,推你一把。
配图02-1肖杰示范启动步到正手网前
配图02-2肖杰示范启动步到反手网前
★专家提示
起动时,应充分发挥踝关节和小腿的力量,蹬地时依靠一定的爆发力,获得启动加速度。大多数专业选手,都会通过小跳来增加蹬地的力量。
配图02-3陶菲克的启动步
配图02-4林丹的启动步
2.要通过转腰获得力量
再一点,往后移动时,你的腰部是正面的,基本没有动作。包括正手位和头顶区,都是这样的。
配图03-1不转腰的正面退是错误的
正确的动作应该是:
头顶区,用右脚蹬地,以左脚为轴心,侧身,蹬地,加一个小并步,接过来,你就可以击球了。
配图03-2头顶区的侧身动作
正手位后场球步法也一样,蹬地一下,整个侧过来,击球。
配图03-3正手位的侧身动作
3.起动和侧身的练习
你可以无球状态练习六点(前左、前右、中左、中右、后左、后右)击球的第一步。准备动作是右脚比左脚前站半步,与肩同宽。
配图04-1起动和侧身练习的准备动作
只练第一步,缩小范围,把起动第一步的速度力量用出来。
接球的侧身对发力和移动很重要,要通过转腰的动作来获得力量。当然侧身也不能侧过头了,侧成背对着网就不对了。要左肩对网就行了。
配图04-2张宁的启动和侧身动作
配图04-3张宁的启动和侧身动作
配图04-4张宁的启动和侧身动作
你做这个练习觉得掌握了,那么正面你可以用上球。你要练你的网前速度,你可以练习前后场的连贯步法,特别强调回中心后,再启动接后场球这一下。
配图04-5前后场的连贯步法
配图04-6前后场的连贯步法
●羽道客
“起动”?“启动”?
我认为,李再福讲的“启动步” 就是特指“双脚小跳”那一下。这个概念更狭义一些,更详细一些,更强调一些,更让初学者重视一些。
“起动”的外延,可能更广泛一些。肖教授讲的简洁一些。但是,也是特别强调了的。
初学者结合李再福的“启动步”来理解,可能清晰、明确一些。
有人说,高手已经不需要这个启动步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如果你是高手……,至少国手还在用……
启动,蹬转,这是后退步法的精髓所在。蹬转,腰腹力,蕴含在在击球前的转身,还有击球后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