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赟:向诸葛亮学,最好的防守就是反击
在《指挥型球员》之中,我强调了防守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专门谈一谈防守的问题。
来回速度快,防守双方转换频繁,是现代双打的显著特点。相比起来,过去那种你先杀几十拍再换我杀几十拍的双打就显得乏味很多了。
认识到这个区别并不难,但很少有人明白这是为什么。形成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现在球员的站位很靠前,这种站位带来的,是接杀击球点的提高,所以防守方很容易采用反抽技术来对付杀球。
而过去的球员站位基本上处于后发球线向前半米的位置,他们只能在很低的地方接到杀球,而这样的击球点,是不能平抽的。
靠后的站位,除了“只能挑”的弊端之外,还因为远离网前,造成冲网困难,即便接杀选择放网,当对方再放网时,也只能拿到网前低点,再次回到“只能挑”的窘境之中。
也因为这样,过去的球员挑的能力都很强,能挑到对方累了主动把进攻机会交出来,但我认为,这就是我所说的恶性防守。
以前看《三国》,诸葛亮建议刘备占据荆州,退可守四川天险,进可图汉中天下,后来的实战证明,这是极具战略眼光的。
(打球还得跟我学)
我们打球,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选位不当,常立于险地,再好的防守能力也徒唤奈何了。
所以我们应该随时搞清楚,防不住到底是因为自己防守差,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取得利于防守的位置。
在我的傅海峰配对初期,我要负责大部分的防守工作。如果我站位靠后,和他并排,是不能扩大防守面积的。
因此我们俩的防守站位不同常规,我不仅要把球尽可能打到我这边,还必须随时站得比傅海峰更前,以便在对方斜线攻击他的时候,我可以绕前接球,再换位到另一边,调动对方的同时,再次换边,形成同样的防守站位。
防守的精髓在于反击,很多人痴迷于自己的防守能力,一防起来就没完没了,这是一种肤浅的表现。
拿我来说,如果脱离“防守中寻机助攻傅海峰”这一中心思想,那么一切都成为无意义的行为。
由此可见,防守是手段,而反击才是最终目的,在实战中随时保持正确的战略方向,不卖弄优势技术和超强能力,是球员良好职业素养的表现。
微信公众号:和蔡赟聊羽毛球 微信号:caiyunliaoyumaoq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