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杀球很软?英国教授研究发现,这3点决定了你的杀球速度

03-15 15:33 爱羽客羽毛球网
爱羽客大毛

众所周知,羽毛球是所有球类运动中速度最快的。

棒球最快时速仅169km/h,网球最快时速仅为274km/h,而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金廷能轻松杀出时速400公里以上的杀球,速度与兰博基尼等顶级跑车相当,可以说是非常惊人了。

图:羽毛球男选手杀球最快纪录科丁426km/h,女选手最快杀球记录辛德胡375km/h

那么跳杀的速度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与生俱来的天赋?力量?击球动作?握拍方式?

来自英格兰拉夫堡大学运动生物力学的马克·金教授(据维基百科介绍,拉夫堡大学的体育专业在全球名列前茅),希望通过实验数据,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为何有的选手杀球速度比别人快?

跳杀速度的极限在哪里?

最佳的跳杀动作是什么?

我们可以教运动员杀球更快吗?

马克·金教授运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对羽毛球选手跳杀过程进行了记录和分析。该系统有20台摄像机,运动员跳杀时,系统可以实时地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

该类系统的原理是在运动员关键部位(如人体的四肢和关节处等)粘贴Marker(标记)点,多个动作捕捉相机从不同角度实时探测Marker点,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工作站进行分析。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马克·金教授除了在运动员身上和羽毛球拍上都粘贴了标记点,并挑选了18位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包含英国当地选手和国际选手)进行研究。

动作捕捉跳杀过程的不同展现形式

马克·金教授发现了跳杀过程中几个关键的因素

1.跳杀时膝盖的最大弯曲角度

2.挥拍时羽毛球拍在身后的垂直最低点

3.击球点

在测试和记录了一组数据后,教授发现羽毛球拍上3个红色位置的击球点,是跳杀速度最快的。不过这与广大羽毛球迷所认为的要击中甜区有所出入啊,但由于这些测试数据样本不够多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结论。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方程运算后,教授发现:


1.以击球时肘部角度,能够通过方程预测51.5%的杀球速度。具有最快杀球速度的选手,手肘后摆击球时的角度越小(似乎可以理解为,杀球时向身体后面引拍距离越长,杀球的速度可能就越快)。

2.以击球时肘部、手腕角度,能够通过方程预测69.9%的杀球速度。

3.以击球时肘部、手腕角度,再加上从挥拍到击球的时间长短,能够通过方程成功预测84%的杀球速度。研究发现更长的时间对提高杀球速度是有利的,这可能是因为选手跳得比较高(滞空时间长),加上球拍引拍距离较长。

该教授在他的论文《羽毛球跳杀的最佳表现》一文中,得出了以下结论:


虽然本次研究只有18名球员,但可能找到了三个能够解释84%杀球速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肘部角度、手腕角度、挥拍到击球的时间长短。

特别是那些杀球速度最快的选手,他们在向身体后方引拍的最低位置,具有较小的肘部角度,在击球瞬间有合适的手腕角度,并且从起跳到击球拥有较长的滞空时间。

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研究为什么有的运动员比其他人杀球更快,但这项调查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最后教授认为这次研究找到的影响杀球速度的3个关键因素,可以用来指导运动员进行跳杀训练。

(本文部分内容由爱羽客编辑根据马克·金教授论文《羽毛球跳杀的最佳表现》、演讲内容整理)

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 爱羽客大毛
投稿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