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戴资颖球风,究竟“浪”在何处?
在刚刚结束的大马超级赛,小资又为球迷奉献了几出精彩表演。特别是半决赛状态爆棚,几乎以“戏谑”的方式拿下球风凶悍的印度一姐内维尔。
今天菜师兄从一个细节入手。通过小资对“跟球”的运用来解读戴氏球风究竟“浪”在何处。
1、什么是“跟球”
(1)从时间上来理解,“跟球”指的是击球前球拍接近球到最后接触球这样一个短暂的阶段。可以简单的理解成跟球(时间点)即不在第一时间出手。
(2)从动作结构上来理解,“跟球”指的是在球拍在接近球的范围内,拍面水平(或倾斜一点)紧贴球头,同时跟随球头同步下沉的过程(注意此过程并不实际接触球头)。
“跟球”跟得越近对对手的干扰越大;“跟球”跟得越久对对手干扰越大。
2、“跟球”的作用
2.1改变自身的出手节奏,同时破坏对手的启动节奏
(1)为什么“跟球”会破坏对手的启动节奏
“跟球”会产生一个“时间差”让对手提前移动。
当拍面无限接近球头的时候,很容易让对手大脑产生已经“击球”的感觉。一旦大脑判断“已经”击球,就会下意识地往球飞行的方向移动(大多是往前跑),形成提前移动。
(2)注意提前移动并不一定产生位移距离,重心的移动比如倒肩膀或栽脑袋,也算作提前移动。
(3)提前移动就是典型的错误启动节奏,一旦提前移动对手的回球往往会打向你移动或者重心的反方向。
2.2除了节奏的改变,“跟球”还可以产生球路的改变
小资常用的两种经典“乾坤大挪移”。
(1)推扑后场变低手放网前
(2)停顿挡网前变弹后场
总结一下:跟球的目的不是让对手以为你在“跟球”,而是让对手以为你在“击球”。
3、“跟球”与停顿的区别
(1)停顿不一定"跟球” ,比如球拍提前到位等球。
(2)“跟球”一定会产生停顿的效果。
(3)“跟球”和停顿都产生欺骗效果,但“跟球”的欺骗效果更强。
4、哪些技术可以使用“跟球”
所有技术都可以“跟球”。
比赛里中往往看到接吊的“跟球”。实际上包括接高远球,甚至接杀都可以“跟球”。只是相对而言接吊的“跟球”最简单,最易操作。
(小资刻意挥拍减速“跟球”,从而产生收吊的效果)
关联阅读:
注释:
1.封面来自gettyimages.
2.动图素材来自2016马来西亚超级赛半决赛戴资颖VS内维尔;2016马来西亚超级赛决赛戴资颖VS英达农,菜师兄自行剪辑。
4.回答小北兄的疑问(因为我的理解与你不同,有可能引起新的“噱头”,实在不好意思)
(1)“跟球”等不等于一致性?
我理解的一致性指“高吊杀“三个动作引拍,击球都看起来一样,但是打出来的的效果不同。就是说“对手做的动作都是一样的,但是打出不一样的动作”
跟球有这层意思,但还多了一层意思,比如高远球,夸张的跟球实际上是给人打吊球的感觉,然后再突然变平高弹后场(跟球+平高)起到欺骗效果。
所以说“跟球”不是让“高吊杀”三个动作一样(追求一致性),而是直接给你错误提示我“像”在打吊球
(注意第一个高远球,左边背对男因为老张(对面右区球手)“跟球”提前移动了半步)
PS老张:张智渝,前四川队前辈,以手法细腻著称。
(2)“跟球”等不等于假动作?
“跟球”会产生假动作的效果(但不等于假动作),即一个时间差。仍以上图为列子。老张的第二拍出手真的是吊球(跟球+吊球)。
“跟球+平高“和”跟球+吊球“对比,跟球只是前戏,既可以假戏假做,也可以假戏真做,也就是说
假动作效果实际上=前戏和结局的反差。
假动作=一致性+突变性
如果看起来像吊球,最后真的打吊球,这应该不算假动作。
5.文章观点仅是作者个人分析,非“标准答案”。若有疑问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