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专题(一)丨你所不知道的羽球发展史
作为一项优雅的运动,现代羽毛球运动从产生、演变并发展到现在,经过了漫长的历程。
羽毛球运动的由来
羽毛球运动的雏形,出现在19世纪中叶;当时印度浦那城里,有一种类似羽毛球的游戏开展得十分普遍,用圆形硬纸板或以绒线编织成球形插上羽毛,练习者手持木拍,将球在空中轮流击出。
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1873年。那年在英国伯明顿镇,有一位鲍费特公爵,在他的庄园组织了一次游艺活动,由于天公不作美,户外活动只能改在室内进行,应邀来宾中有好几位是英国驻印度退役军人,他们建议进行浦那游戏。
当时室内场地呈葫芦状,他们在场地中间拉了一根绳子代替网,每局比赛只能有两人参加,有一定的分数限制,大家打得非常热闹。于是,羽毛球作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性活动迅速传遍英国,为了纪念此项运动的诞生地,伯明顿(badminton)骄做地成为羽毛球的英文名字而流传于世界。
规则的演变
羽毛球游戏刚兴起时,没有人数、分数和场地的限制,练习者只需要互相对击。现代羽毛球从伯明顿庄园开始,有了一定的分数、场地、人数限制。
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运动规则草拟于印度浦那。
3年后,英国又制定了更为完善和统一的规则,当时规则不少内容至今仍无太大改变。当时的规则很简单,规定了场地呈长方形,中间挂网的高度,双方对击的要求,但并没有单打,双打的区别。
随着人们观赏水平的提高及技术。战术的发展,规则也随之变化,出现了单、双打场地区别及发球区的规定,发球得分及发球得分后的换区等规则,为了使比赛激烈、精彩,又规定了双方打满13平、14平(女子单打打成9平、10平)时要进行加分比赛。
为求羽毛球比赛更加紧张激烈、精彩纷呈。国际羽联不断修改制定新的规则,经历几次演变发展到现在的21分三局两胜制。
协会发展
1877年,英国的巴斯羽毛球俱乐部成立,第一本羽毛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出版。
1893年,在英国的14家羽毛球俱乐部倡议下,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羽毛球协会,并进一步修订了规则,重新规定了统一的场地标准。
1899年,该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举办一次,沿袭至今。
20世纪初的全英公开赛资料图
1934年,羽毛球世界联合会的前身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创始的成员包括加拿大、丹麦、英格兰、法国、爱尔兰、荷兰、新西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往后,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逐渐发展为世界公认的国际性运动组织,会员国亦陆续增加。
乔治·汤姆斯
1948年,国际羽联创办了第一届世界男子团体羽毛球锦标赛,并获得第一任主席乔治·汤姆斯赠送奖杯,因此此锦标赛被命名为汤姆斯杯赛。
贝蒂·尤伯
1957年,国际羽联创办了第一届世界女子团体羽毛球锦标赛,并获得倡议者贝蒂·尤伯赠送奖杯,因此此锦标赛也被命名为尤伯杯赛。同年,台湾以“中华民国羽毛球协会”的名义,向国际羽联申请入会,阻碍了中国羽毛球协会加入国际羽联。
1977年,国际羽联创办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首届比赛1977年5月2日至8日在瑞典的马尔默举行,规定每隔3年举办一次。
1978年,由于国际羽联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组织、拒绝中断南非的会员资格(当时南非政府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拒绝修改章程中的不合理条款(如一国多票的投票制度、组织存在多个会员来自同一个国家(如英国成员威尔士、北爱尔兰、苏格兰和英格兰都是会员))。
于是13个来自亚洲和6个来自非洲的成员国在香港成立世界羽毛球联合会,脱离了国际羽联。随后,世界羽联为了对抗国际羽联的两大品牌赛事-----世界锦标赛和全英公开赛,举办了自己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为了羽毛球运动的前途,世界羽联和国际羽联进行了多次协商,并在1981年5月26日签下合并协议,世界羽毛球协会的会员包括中国重归国际羽毛球联合会。
迪克·苏迪曼
1989年,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首次举办,并获得印尼羽毛球之父迪克·苏迪曼捐赠奖杯,因此此锦标赛被命名为苏迪曼杯。
2006年9月24日,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正式改名为现在的羽毛球世界联合会。
羽毛球奥运发展史
1988年,羽毛球在汉城奥运会列为表演项目。
李玲蔚
1988年,羽毛球被列为汉城奥运会的表演项目,取得了成功。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全程观看比赛,对羽毛球比赛的精彩程度进行了肯定,尤其欣赏当时的羽毛球女皇-----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李玲蔚,认为她球技出众,笑容感人。也就是在这一刻,萨马兰奇先生决定把羽毛球列为下一届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4年后,羽毛球在巴塞罗那奥运会首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只设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项目。
1996年,混双成为亚特兰大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使羽毛球成为奥运持拍球类项目里面,唯一拥有5个单项的运动。
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