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怪才”揭秘发力诀窍,这2点让人茅塞顿开!
爱羽客菜师兄今天又挖到了好东西。文章的主角是一位来自台湾的马来西亚人:马楚凯。小马哥是前大马国家队后备队球员,退役后到台湾某大学任教。虽然球员时代的小马哥可能并不算突出,但是其求学的经历以及执教的经历还是相当丰富的,而且从他的讲演中可以看出是一个很爱思考的人。
好了话不多说,回到今天的内容,借马教练的素材来聊一聊羽毛球的发力。
一、羽毛球发力的精髓不是“鞭打”,而是“闷打”
(1)什么是鞭打:强调挥臂产生速度+拍面撞击球头
(鞭打:强调转体+抡大臂带动小臂带动手腕手指挥拍发力)
(传统“鞭打”虽然挥拍速度快,但是导致发力动作过大,对球头的细微控制力会大大降低,甚至打不准球头)
(鞭打:发力瞬间,拍面和球头还有很长的距离)
我们都知道出球的速度跟挥拍速度有关,挥拍速度越快撞击所产生的出球速度也越快。这是对的,但并不是唯一因素。出球速度还跟撞击的角度有关。挥拍速度过快之后往往会降低打正球头的几率。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羽毛球比赛并不是比赛谁的球打得远,而是根据战术需要,有些球打远有些球打近,有些球打快有些球打慢,有些打直线有些打对角。于是拍面接触球头瞬间对球头位置的精准控制也是一个关键。传统的鞭打不利于去控制拍面击球的角度。
(2)什么是“闷打”:不强调挥臂,强调贴近球头+手指挤压发力(注意这里发力有大小之分,不是越大越好)
(先贴近球+手指挤压发力)
(先贴近球+手指挤压发力)
(先贴近球+再手指撵动形成劈球)
在爱羽客菜师兄看来,马教练的闷打=贴近球头再发力或减力,这个感觉很像形意拳中的“崩拳”。而且在描述击球的瞬间的时候马教练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就是打“撞球”,这个比喻看似怪异,但是菜师兄非常熟悉,因为长期追随的李士伟教练几乎用过同样的比喻。
二、“引拍”绕不饶肩
(1)绕还是不饶
(有些同学引拍喜欢绕肩)
(绕肩常常导致击球动作过大)
(马教练建议直接抬肘,举起来就打)
(不饶肩明显增加了击球的准确性)
在引拍绕肩的这个问题上,马教练明确表达不需要绕肩的。绕肩会导致击球的准确性下降。
彩蛋
(气味相投的人总会相遇,没想到马教练也关注爱羽客的节目)
关联阅读
注释:
1.素材来自YOUTUBE(马楚凯)。分析基于作者个人经验,你参考一下就好了。
2.如果你有有趣或专业的文章,可以投稿至爱羽客投稿邮箱:tougao@aiyuke.com,菜师兄为你润笔。
3.欢迎批评和观点的碰撞。请多分享两句经验和论据,让你的批评更有力度。
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